精品原创 > 正文

三门峡卢氏县: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2024-08-21 10:55:27  来源:映象网

三门峡卢氏县委书记 胡志权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卢氏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河南省13个老苏区县之一,滋养和保护了革命火种,留下了贺龙、李先念等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诞生了曹植甫、曹靖华等仁人志士,巍巍青山葬有562名革命烈士忠骨,其英勇事迹和革命热血光耀史册。近年来,卢氏县持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植党员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为了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运用,不断擦亮老区名片,卢氏县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持续研究挖掘,系统保护建设,打造精品展陈,对外宣传推介,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推动红色资源保护运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共生、互促共荣,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卢氏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努力把卢氏县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属一流”的红色名县和全民抗战模范、军民鱼水情深的著名老区。

全面部署,加强党的领导

红色资源的保护运用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长期坚持、不断拓展的重要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卢氏县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出台《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红色资源研究挖掘、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开发运用等工作落地见效。

设立县红色资源保护中心,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和开发运用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参与制定全县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和开发运用规划,统筹协调具体工作;组织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和红色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红色文化研讨交流,推动红色文创作品开发、红色旅游项目推介、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规范和指导全县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设施的保护修缮、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以及讲解员队伍建设等。

加大投入,提升保护力度

红色资源属于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必须首先保护好红色资源。卢氏县每年统筹一定比例的项目资金用于红色资源保护运用,鼓励社会人士捐资建设相关项目并给予相应表彰,采取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发红色资源。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积极申报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建设项目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向外推介、引进资金开发红色资源。对公益性红色资源建设项目给予政策支持,相关手续依法从快办理。

近年来,全县19个乡镇全面行动,每个乡镇至少保护建设了一处红色资源。引进社会资本3亿多元打造了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了五里川镇靖华故里陈列馆,修葺了曹靖华故居,配套修建了文化广场和纪念设施;吸引民间投资打造了瓦窑沟乡龙首山庄红色研学基地。官坡镇兰草红军长征村项目、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布展项目建设完成,木桐乡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纪念馆等一大批红色资源保护项目正在建设、完善、提升。目前,沙河乡姚雪涛烈士陈列馆、范里镇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指挥所旧址纪念馆相继开馆。此外,县老区建设促进会还争取资金用于中共卢氏县委诞生地旧址、洛阳师院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石大山抗战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和场馆建设保护,编撰了《卢氏老区发展史》《浴血春秋》等红色专著。

科学规划,提升运用效果

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卢氏县对卢氏红色资源保护运用进行整体规划和详细设计,将红色资源保护运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十四五”规划,提出“以红带绿、红绿相映”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思路,构筑以“红色之旅、生态休闲、药膳疗养、特色民宿”为主要内容的文旅格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红色城乡与青山绿水相伴的特色景观。积极邀请浙江大学专家研究设计县域红色标识、城乡红色元素、大型革命群雕等建设方案。

多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卢指导,持续举办学术活动、纪念活动、文艺活动,出版多部红色文化专著,编写红色故事地方教材。开展了红色讲解员大赛、红军将领后代来卢讲学等红色文化活动。开发4条红色旅游线路,“重走长征路”“观瞻卢氏县委土坯房”“靖华故里、洛师旧址研学”“石大山抗战遗址凭吊”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年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

强化督导,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把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制定专项督导方案,督促相关部门、乡镇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实效。持续提高重视程度,营造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为契机,与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地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开展信息交流与协作,不断提升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工作水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12月为“卢氏县长征精神宣传月”,县直各单位、各乡镇经常性组织学习、宣讲,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形成了全社会珍视红色资源、人人会讲红色故事、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的时代新风尚。

(来源:学习时报)

文章关键词:红色,资源,保护 责编:李书宝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是“种子之家”也是“种子银行”——探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云南昆明北郊元宝山山顶的密林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有一座低调而神秘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它既被誉为“种子之家”,又被称为“种子银行”,既保护了许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和新发

  • 红色研学之旅 汲取奋进力量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赵明 通讯员 李润)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党性修养,8月以来,焦作市马村区演马街道党工委组织各村党员干部赴范张弓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馆”开展实地参观学习,追忆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 【理响中国】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红色文脉铸根魂——解码革命圣地延安的文化自信样本

    这里是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宝塔山下,清凉山上,杨家岭,南泥湾……初秋的延安,天蓝云淡,万山青翠,瓜果满园,丰收在望。 一座黄土沟峁间的偏远之城,何以吸引万千仁人志士义无反顾走上革命之路?何以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追寻初心使命的

  • 如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自然资源部公布未来规划

    记者今天(20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自然资源部近日出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自然资源部表示,我国已总体形成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

  • 让“微力量”涌动正能量(评论员观察)

      改革发展实践中,没有人是旁观者,人们只有争当参与者、贡献者,才能凝聚起磅礴合力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生活在钟鼓楼附近的范来友倍儿高兴。为啥?原来,申遗过程中,文物建筑得到更好保护,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老范还多了一个身份——“北京中

今日热点

“陕州地坑院杯”山地自行车赛在举行 上演“速度与激情” “陕州地坑院杯”山地自行车赛在举行 上演“速度与激情”

精品原创

好网联通好运 福礼智家臻顺 好网联通好运 福礼智家臻顺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