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原创 > 正文

跟记者走进古村落,寻峡市人文历史情⑦|弘农源头佛山秀 两岔河边烟村美

2019-03-08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

“古村落”是一个城市历史文明的内核,兼具文化遗存与非遗,不可复制,不可再生。

为保护与传承三门峡市内的古村落文化,让传统情怀在社会各界人士心中共鸣,映象网三门峡特发起2019主题活动——“跟记者走进古村落,寻峡市人文历史情”,翻开历史沉淀的角落,展天鹅之城悠重古韵。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1.1.0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Get Adobe Flash player

两岔河村美景一角 张梦瑶摄

映象网三门峡讯(记者 兀占斌 实习生 王毅 张梦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2月22日,记者一行沿着弘农涧河漫溯而上,前往这座被奇山、深谷、古树包围的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

弘农河水溪流清澈 张梦瑶摄

两岔河村位于灵宝市朱阳镇西南约五十余公里处。地处伏牛山支脉、佛山以南的深山之中,因居两条河流的交叉口而得名。村落四周群山环抱,绿水环绕,景色别致。

两岔河村内古树 兀占斌摄

蜿蜒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村中房屋依水而建,以翠竹为友,苍松为伴,村中古树繁多,民风朴实淳厚。青翠的竹子,苍翠的松柏,青瓦铺就屋檐与未消融的白雪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诉说着这座古村落悠久的历史和展现出他们鲜活的生命力。

两岔河村村委 兀占斌摄

两岔河村党支部书记韩宝法说:“我们村建村历史久远,能追溯到明代之前。村中建筑自古都是因时代潮流而修建。目前村中的建筑,早的可见清代晚期,常见的为民国时期传统建筑,传统建筑相较于其他地区要多一点,民风、民俗与灵宝其他地区基本相同。”

佛山上的白皮松 侯辰生摄

两岔河村四周环山,呈南北走向,布局形态南北长,东西窄,呈狭长型的线性布局形态。村居水旁,背靠大山,植被良好,资源丰富。山中挺拔的白皮松,树下的怪石嶙峋,如蛤蟆,如凉亭,将两岔河村装扮的愈发美丽。

翠竹环绕民居 兀占斌摄

在两岔河村胡家大院,记者看到,整栋房屋依山傍水而居,土墙青瓦,台阶是青石砌成,院子由鹅卵石铺就,屋上花纹呈“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百花齐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佛山怀抱中的两岔河村 兀占斌摄

院外四周翠竹环绕,鸡鸣犬吠,怡然自乐。站在胡家大院的大门外,极目远眺,苍翠的山峦层层叠嶂,一弯溪水从门前潺潺流过,宛若世外桃源。

“小凤凰”俏立瑞雪中 侯辰生摄

朱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段秀峰告诉记者:“灵宝市原名弘农县,就是以弘农涧河而得名,两岔河村位于弘农涧河的源头,是灵宝市母亲河的发源地之一,朱阳镇将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弘农涧河源头的保护力度,挖掘人文历史文化,做好古村落的发展和规划建设,将两岔河这一古村落,建设好,保护好。”

两岔河村内古树 张梦瑶摄

秀美的两岔河村颇有柳宗元笔下《小石潭记》的感觉,村中小河流水“如鸣珮环”,顺水望去也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美不胜收,记者一行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三门峡新闻热线:0398-2350228 投稿邮箱:yxwsmx@126.com。映象网3.15“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三门峡 古村落 灵宝市 朱阳镇 两岔河村 责编:李文丽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直取+寄送 三门峡市新华书店给中小学生发放新书 直取+寄送 三门峡市新华书店给中小学生发放新书
1

精品原创

灵宝市城关镇:理清思路谋发展 凝聚共识谱新篇 灵宝:理清思路谋发展 凝聚共识谱新篇

图片新闻

1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